穗文广旅函〔2025〕48号
西港娱乐(中国)官方网站 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2134号建议答复的函
蒙菁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粤剧剧装戏具制作技艺整体保护利用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摸清家底,开展粤剧戏服保护工作。
根据《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的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目前我市非遗保护中心已开展广州市传统工艺分类保护研究,对全市各级非遗项目进行了系统摸排,我市非遗项目中现有广州戏服制作技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项目保护单位为广州市状元坊戏服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79年,是一间有着悠久历史的刺绣戏剧服装专业生产厂,拥有省级传承人1名、区级传承人1名,以及其他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和技术熟练的制作人员。该项目保护单位主要制作传统的刺绣戏服、古装演出服为主。共设有4个工作室,1个以戏服、头饰、道具展示为主的实物展示空间,1个戏服设计、画图及道具制作的工作室;1个戏服存放空间。各场所硬件设施完善,能够满足项目保护需要,且维护、运行良好 。
近年来,该项目保护单位在保护中传承和发展,对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撰写了《广州戏服制作技艺源流及其发展资料调查报告》。开展广州戏服图稿数字化建档、分类整理戏服图稿,共有电子图稿100多份、作品照片2万多张、实物图稿1万多套。2023年开始与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粤剧戏服文化传播中心”合作开展,为学校培训戏服制作人才;2024年参与由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小组开展的“新质生产力赋能下的粤剧戏服文化和技艺传承与活化”项目,该项目目前在推进中。
二、鼓励更多单位,申报粤剧剧装制作技艺项目。
目前,我市跟粤剧相关的非遗项目除省级项目《广州戏服制作技艺》外,分别在天河区、番禺区、荔湾区还有《粤剧脸谱(面谱)绘制技艺》的区级项目。按照逐级申报的原则,在我局开展的第九批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中,均将相关项目纳入申报范畴。
今后,如有粤剧相关单位,拟申报粤剧剧装戏具各类项目制作技艺的,我局将予以支持,指导申报,对符合条件的,积极纳入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对我市目前省级的戏服制作技艺项目,积极推动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三、保护利用并重,开展粤剧剧装宣传展示活动,提高影响力。
2024年4月13日-8月31日,由我局指导,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编纂委员会、广州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广东省学生体育艺术联合会戏剧分会等多方资源,共同主办了“粤剧文化推广季”暨“金翠迷离——粤剧传统服饰展”系列活动,包括:
一是收藏传统戏服。广州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向广州市文化馆捐赠了300多件(套)戏服,主要为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市的市属粤剧院团所使用过的戏服。该批戏服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粤剧的特色面貌,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广州粤剧发展历程的生动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通过收藏,这些戏服将得到更妥善的保护,为后人了解和研究该时段粤剧的发展情况提供宝贵资源。
二是举办粤剧戏服展。举办了“金翠迷离——粤剧传统服饰特展”,分为“英姿映乾坤”“百工缀华服”“倩影舞芳华”三个单元,共展出64件套精美的戏服展品,通过对粤剧传统服饰的展示和解读,从“睇”开始,带领观众一同走进璀璨的粤剧艺术殿堂。活动期间,安排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粤剧学院的学生装扮经典粤剧人物,通过别出心裁的服饰秀形式展现20多种粤剧传统服饰,契合了本次的“金翠迷离——粤剧传统服饰展”主题,让人得以一窥粤剧传统服饰的绚丽多姿。
三是配合戏服展开展粤剧文化活动。在戏服展览期间,还举办30多场粤剧文化活动,包括系列讲座和系列展演两大板块。通过一系列科普式、沉浸式、互动式的活动,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到粤剧的传承传播中来,并为新生代粤剧演员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从而促进了粤剧艺术的创新与发展,进一步提升粤剧的社会影响力。展览展示活动期间线上线下累计观展人数30余万人次,各大媒体、短视频、直播平台等进行了集中报道,收获了热烈的社会反响。
2025年,我局将积极引导红线女艺术中心、广州文学艺术研究院及戏服制作技艺保护单位,积极开设粤剧及粤剧戏服技艺相关的公益课堂、进行宣传展示、开展非遗在校园、开发文创产品等工作,扩大粤剧及粤剧戏服的保护阵地,具体包括:
一是戏服制作项目保护单位及传承人拟到越秀区旧部前小学、越秀区环市路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参加广东省、广州市开展的有关戏服活动,正在开发粤剧棉花玩偶系列,计划在自媒体分享“挑战100种粤剧人物造型棉花娃娃”,全力打造自有版权的潮玩系列,以及狮狮如意醒狮吉祥摆件和戏剧人物摆件、花城花开系列胸针等共14款文创产品,拟年度销售文创产品超2000件。
二是粤剧的项目保护单位文学艺术研究院,2025年拟在粤剧网中增加关于“粤剧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的宣传和报道。在粤剧专业杂志《南国红豆》中刊载“粤剧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的研究文章或采访文章。
三是红线女艺术中心中心拟开展“红艺传习”系列研学实践活动50场,演出交流活动20场,粤剧红派艺术三进活动2场,上半年已开展部分活动,现场参与人数约1万人次,线上辐射近10万人次。为推动粤剧相关文创产品市场化运作及研学活动的创新开展,红线女艺术中心完成向社会公开招募文创产品研发和自动销售机器运营合作方工作,并与合作方中国联合网络通讯有限公司广州市分公司、广东涌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商洽开发粤剧VR,作为纪念红线女百年诞辰系列活动之一,预计将在2025年底隆重推出。
感谢您对我市非遗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西港娱乐(中国)官方网站
2025年6月21日
(联系人:许莉,联系电话:38925434)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