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文广旅函〔2025〕53号
西港娱乐(中国)官方网站 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2279号建议答复的函
曾志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教师参观公共文化设施与游览点优惠政策的建议》收悉。我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民政局、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市科技局、市发改委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服务现状
(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积极贯彻落实《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2-2026)》《广州市关于推进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室)“馆校合作”实施方案(2022-2024)》等法规政策,支持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以及各区图书馆开展“馆立方”的建设,与高校合建分馆并持续优化,合作举办大型活动,推动文化和教育融合发展。广州图书馆是由市政府设立的公益性公共文化机构,公共服务空间全开放,无线网络全覆盖,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2012年底,打破户籍藩篱,无论户籍所在地在哪里,任何人都可凭身份证免押金办证,单证可外借量达到40册,并优化文献逾期处理,统一实施读者积分制,设置逾期费上限,读书月期间免除文献逾期费等人性化设置,实现公众无门槛入馆、无差别服务。针对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等用户需求,特别推出通借证,可外借普通文献和少儿文献共计40册,满足广大教师需求。
截至目前,市政府定价及指导价的A级旅游景区已全面实施分层次优待政策:对65岁以上老人、1.2米以下儿童、持证残疾人实行门票全免;对6-18岁学生、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三属、消防救援人员、持无偿献血荣誉证(A卡)人员可享首道门票减免的优惠优待。
(二)市科协加大科普资源供给力度,丰富教师校外生活资源,增强教师幸福感。一是开展广州科普开放日,丰富教师校外生活。自2022年5月启动以来,组织全市符合开放条件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各级科普基地对市民免费开放,300余家在穗机构组织科普活动5000余场,为1700万人次的市民群众提供免费科普服务。二是建强科普设施,加大教师科普资源供给。积极发动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企业、社会团体等创建科普基地,进一步提升社会设施资源科普服务能力,目前我市共有225家市级科普基地,2024年线上线下共开展超4.7万场科普活动,全平台、全渠道覆盖人数超2.36亿人次,有效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三是开展培训,带动更多教师参与科学教育。2024年组织开展广州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师资培训班,各区、各校及相关单位负责青少年机器人活动的组织工作者、科技老师、科技辅导员和机器人教练员等200多人次通过线上线下参加培训,提升各学校教师驾驭人工智能及相关平台、硬件的能力;组织开展“中小学科学教育与数学教育的协同创新探讨”主题教研活动,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省属、市属及11个区60余所学校骨干教师代表参加,通过院士授课、嘉宾分享、圆桌研讨等多元形式,为教育工作者呈现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教育课。
(三)团市委直属事业单位市少年宫、市第二少年宫以及市第三少年宫坚持公益属性,面向全社会开放,免费参观。着力为全市少年儿童提供更多优质校外资源,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师资交流活动。2024年,举办 “新视界新美育”2024年广州市美育教师专业技能提升交流系列活动,组织全市“舞蹈”“戏剧”“影视”等科目“种子教师131人,参与了5期“研修(工作坊)”、2期“大师公开课”、3次外出“学习采风”、3次大型线上“作品指导会”、8次进校“作品排练实战课”,推出50+个作品100+教学课例,线上线下直接参与教师8374人次。还举办了“广州市青少年校外教育教学技能大赛”“种子 艺术教师培训”“大师公开课”等主题竞赛、培训等,促进教师能力提升。
(四)市教育局加大对教师的荣誉激励。2024年,广州市6个集体、12位个人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 育工作者),6位个人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选树先进,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其次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连续七年在教师节期间,在广州塔等标志性建筑上“为教师亮灯”,送上节日祝福,地铁、公交候车亭展示教师群像海报。持续开展“感动广州的优秀教师”系列宣传活动,评选出 10 名“感动广州的优秀教师”,并通过晚会、电视、报刊等多种形式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2024年9月,于第40个教师节之际,首次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发出《致全市教师、教育工作者的一封信》,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加强教育与文化协调发展。连续多年开展羊城学校美育节师生书画作品评比,连续2年在广州市图书馆举办师生书画作品展。举办“馆校融合”美育实践活动,推动校教师将博物馆的美育资源引入校园,提升学生的美育素养和综合素质,彰显合作育人的良好效益。
(五)市妇联以广州市儿童活动中心(齐心路) 为阵地,面向公众,
一方面开展公益参观服务体验。提供普惠性免费预约参观服务,公众可直接通过“童服务”小程序预约时段,凭二维码扫码进馆参观(参观时段为9:00-12: 00,14:00-17:30)。展馆也免费提供固定时段专业讲解服务(含粤语讲解)以及导览、配套设施沉浸式体验服务,和少年儿童一起亲身感受这一快乐“成长乐园”,相关信息通过官方网 站、微信公众号等精准广泛发布。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教育活动开展。运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双渠道,强化校外教育育人功能,积极构建新时代少年儿童综合素养培育课程体系,提供艺术、科学、综合实践等教学服务,多维度帮助孩子们培养兴趣爱好。探索“美育+”育人新模式,实现美育课程多元化、体系化。三是加强宣传推广战略合作。2024年9月10日教师节,召开庆祝第40个教师节主题分享会。2024年5月25日,与广州美术学院共同成立少儿科教美育融合创新实践基地,10月20日与星海音乐学院合作建立创新教育实践基地签约,发挥高校在人才队伍、教育教研、科教美育创新等方面的优势,促进新时代儿童校外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下一步计划
一是持续支持少儿馆以及各区图书馆开展“馆立方”的建设,根据《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2-2026)》《广州市关于推进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室)“馆校合作”实施方案(2022-2024)》的要求,按标准规范推进学校图书馆建设,建成馆校合作分馆不少于800间。与各学科教师紧密合作,根据学科教学进度和知识点,策划专题阅读活动,作为学科教育的课外延伸,同时为教师提供专业的文献及资讯支持,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资源开展教研工作等。
二是持续扩大科普开放日活动覆盖面,认真开展科普开放日组织实施工作,形成全年不断线的开放格局,加大科普资源供给力度,进一步丰富教师校外生活。强化科普基地管理,提升科普基地的运营水平和服务质量,依法对教师免费开放,彰显对教师的尊重与认可,激励教师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的科教资源、科研设施及高新技术的优势,促进科普工作与教育、文化等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使教师优惠政策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和延伸。
三是充分发挥市儿童活动中心(齐心路)公共文化设施普性、公益性功能作用,为广大教师群体提供高质量服务。加强团队预约宣传力度,与教育部门、学校等紧密沟通,安排师生团队参观绿色讲解通道,免费参与活动、讲座等。整合资源促成合作,联合各方优势,开展共建志愿活动,交流分享会等,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育与文化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深化教育活动,拓展教育资源,组织教学教研互动交流,挖掘 教育活动创新点。
四是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议,如国家、省教育部门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教师参观公共文化设施与旅游点优惠政策有 明确规定的,市发改委将在修订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政策文件时予以落实。
西港娱乐(中国)官方网站
2025年6月26日
(联系人:刘庆红,联系电话:38925424)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